《心理测量学》课程教学大纲
一↗️、课程基本信息
课程名称(中文)👩🦯:心理测量学
课程名称(英文):Psychometrics
课程类别:□通识必修课□通识选修课■专业必修课□专业方向课
□专业拓展课□实践性环节
课程性质*👨🏽⚕️:□学术知识性■方法技能性□研究探索性□实践体验性
课程代码🧛🏽♂️:0510033
周学时:3 总学时👨🚒👩🏽🍼:48 学分: 3
先修课程👷🏼♂️:《心理统计学》🤷🏽♀️、《普通心理学》
授课对象👩🏽:应用心理学本科
二、课程简介
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🤜🏿,它是以心理学、统计学和测量学为基础,专门研究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,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两大部分。基本理论包括心理测量的性质、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三大测量理论的简要介绍等,具体方法包括智力测验、人格测验、教育测验等上百种心理测验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介绍〽️,以及心理测验的编制方法🙅🏽。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,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研究方法的重要构成部分🧚🏼♂️,是学习后续其他课程的基础。
三、课程目标
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,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研究方法的重要构成部分🆕,是学习后续其他课程的基础,也是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必选研究方法之一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👫🏼,使学生掌握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,熟练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✋🏻,学会开发测量工具。
四、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*(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)
第一章 心理测量学概述
1. 课时数🚵🏿:6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🔁、难点
本章共5节内容,主要包括心理测量的概念🕵🏻♀️,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历史,中国心理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,心理测量的性质,心理测量的种类与功能🍍,心理测量的正确使用原则;其中重点讲授心理测量的性质和种类,难点是四种测量量表的异同⬆️🕵🏼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理解心理测量的概念✋,了解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历史👩🏼🔧,熟悉心理测量的性质和种类🪽,学会制作四种常见的测量量表🦠。
4. 教学方法
讲授、讨论🛠、尝试练习,其中尝试练习过程中教师给出题目,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10分钟时间制作四种量表🦸♂️,从正确🎶、基本正确和错误的作业中找三份作业进行讨论和讲评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🌥,巩固心理测量的概念、量表的种类和测量的种类及功能🙆🏻♀️。
第二章 智力测验
1. 课时数:8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、难点
本章共6节内容,主要包括智力测验的概念、智力结构理论;个别智力测验及其优缺点🚀,重点介绍中国比内智力测验、韦克斯勒智力测验🤸🏻♂️;团体智力测验及其优缺点,重点介绍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和瑞文推理测验;婴幼儿智力测验;智力评定;其他智力测验工具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回忆智力测验的概念、智力结构理论🔟,了解个别智力测验的优缺点👌🏿,掌握中国比内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的使用方法,熟悉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和瑞文推理测验的使用方法。
4. 教学方法
讲授、讨论🤵🏼♂️🎏、演示🧙🏿♂️、尝试练习,其中演示过程中教师仔细展示重要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与要领🧚🏿♂️,要求学生记住四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三章,在网上下载四种智力量表进行实际操作✋,先当他人的被试再做主试。
第三章 人格测验
1. 课时数:8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、难点
本章共5节内容,主要包括人格的特质理论🧑🏻⚖️;人格的自陈测验及其优缺点,重点介绍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(MMPI)𓀐,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人格自陈量表👨🏽🍼;人格评定量表、投射测验和气质测验,介绍各种测验的原理和使用方法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复习特质理论,掌握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(MMPI),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人格自陈量表的使用方法🧰,了解人格评定量表的制作方法,了解投射测验的原理和使用方法⚪️。
4. 教学方法
讲授、讨论、演示和尝试练习,其中演示过程中教师仔细展示重要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与要领🦛,要求学生记住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(MMPI),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、人格评定量表四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四章,在网上下载上述四种智力量表进行实际操作,先当他人的被试再做主试📚;其中每个学生2周内要提交16PF测评报告作为书面作业➔💂🏼。
第四章 教育测验
1. 课时数:6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🧟、难点
本章共4节内容🤳🏻,主要包括教育测验的概念、性质和分类👶🏽;以常见的综合成就测验为例🧏🏽♀️,重点介绍成就测验的原理和类型;以学科兴趣诊断表和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表等为例,介绍学习意向性测验和学习适应性测验,其中成就测验为学习重点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了解教育测验的概念🥏、性质和分类,掌握成就测验的原理、类型及其制作方法👄,了解学习意向性测验和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编制方法。
4. 教学方法
讲授、讨论🕑、演示🐠,其中演示过程中教师仔细展示成就测验的操作方法与要领🤴🏻,要求学生记住2-3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;掌握自编成就测验的编制方法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六章🥉🐧,在网上下载2-3种成就测验进行实际操作,先当他人的被试再做主试;要求每个学生尝试编制1份成就测验💃🏻。
第五章 态度测量
1. 课时数:6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、难点
本章共2节内容,主要包括态度的概念和功能🏌🏿♂️,态度测量的特殊性,态度测量的自陈量表法,以及投射法等其他测量方法;重点介绍8种自陈量表的涵义、使用情景和编制方法🤷🏿♀️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了解态度测量的特殊性,熟练掌握态度测量的自陈量表法及其编制方法。
4. 教学方法
讲授、讨论、演示、尝试练习🌂,其中演示过程中教师仔细展示态度测量的操作方法与要领🍆,要求学生记住2-3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;掌握态度测验的编制方法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在网上下载2-3种态度测验量表进行实际操作,先当他人的被试再做主试;要求每个学生尝试编制1份态度的自陈测验👷🏽。
第六章 测量理论
1. 课时数:4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、难点
本章共3节内容,主要包括:经典测验理论、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等三大测量理论☂️;其中经典测验理论为学习重点👨🦯,难点为概化理论的概念🧐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基本了解三大测量理论,洞悉经典测量理论的优缺点;掌握经典测量理论的三大理论假设👆🏼。
4. 教学方法
结合前边已经介绍过的测量工具⚅,讲授、讨论测量理论,其中三大理论的优缺点通过讨论和比较得出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九、第十一章✸。
第七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及分数的合成
1. 课时数:10
2.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,重点✦、难点
本章共4节内容,主要包括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♎️,心理测验分数合成的意义🤹🏽♂️、方式和方法🧟,以及测验分数的转换与解释等内容;其中测验的编制方法为重点内容,难点为分数合成的方法。
3. 学生学习任务
熟练掌握心理测验编制的程序和具体方法🌉,了解测验分数合成的意义、方式和方法🪝。
4. 教学方法
结合前边已经介绍过的测量工具,讲授👲🏼、讨论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和方法🤾🏻♂️。
5. 课外学习要求
复习教材第十二章🦤;要求期末考试当天🎚,每人提交1份自编的心理测验作为书面作业,编制的测验要程序规范、数据可靠、分析方法正确、结论恰当、格式规范💁🏻♀️。
五、修读要求(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3条)
1、课前要预习相关内容,课堂上应保持注意力集中🧑🎄🧑🏻🦼➡️,做好笔记;2⭕️👃🏿、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和练习;3、课后根据布置的参考书进行复习;4🪛、本课程的作业中出现杜撰数据信息👳♀️、剽窃🏃♀️➡️、抄袭行为🤜🏻,均视为违反学术诚信,将被视同考试作弊,处理参照《杏宇平台夜大学学生手册》中“考试违纪和考试作弊处理条例”的规定执行,考核以0分计🟥。
六、学习评价方案(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4🪼👨🏿🦲、5、6条)
总成绩=平时成绩(占50%)+期末考试成绩(占50%),其中:平时成绩=考勤(占30%)+课堂表现和作业(占70%);每项满分100分🧙。
作业须按APA格式进行编辑,按时提交。
七👨🍼、课程资源
教材:戴海崎. 《心理测量学》. 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年10月第二版
PPT课件(BB平台)
参考资料:
1. 顾海根. 《应用心理测量学》.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年版
2.【美】K·R·墨菲.《心理测验》.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⚠️,2006年版
3. 金瑜. 《心理测量》.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1年版
4. 顾海根. 《心理与教育测量》.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年版
5. R J·Cohen. Exercises in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. Posts & Telecom
Press ;McGraw-Hill Education (Asia) Co. 2006
八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
考勤采取随机点名🧑🏿🦳,凡无故缺席三次面授者,本课程考勤成绩为0😇;因工作或身体等原因无法出席面授👃🏿,必须履行请假手续🧖🏻。
学生可通过电子邮件在课外与教师联系或讨论,面谈请事先约定🧗♀️。